为什么1型糖尿病越来越多?低碳饮食和1型糖尿病的关系
- - 阅 5,882为人父母,都有这样一种体验,孩子生病的时候,哪怕只是轻微咳嗽,也会很是心疼,而且一直忧心忡忡,直到看到TA好转。
图片来自giphy
但是,非常残酷的一件事情就是,偏偏有些疾病,比如1型糖尿病,可能会让家长,连同孩子,余生都要背负着如临深渊般的困扰。
举个例子,我在以前的文章(点击蓝字了解详情)中,提到的Richard K.Bernstein医生,自12岁被诊断出患有1型糖尿病后,他的父母终日提心吊胆,总是怕儿子会陷入昏迷,或者一睡不醒。
而他自己,因为频繁的胰岛素注射,导致大腿处皮下组织严重损伤,情绪状态总是不断陷入『崩溃-重建-再崩溃』的死循环中,甚至到后来出现夜盲症、慢性肾病等各类并发症。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这样折磨人的“终生”疾病背后,却有着一个更为可怕的事实:患者在急剧增长,且5岁以下孩子的发病率,也近乎诡异得呈现逐年飙升的态势……
20年间1型糖尿病增加近4倍
201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1997年到2011年间,上海儿童的1型糖尿病发病率,每年增加14.2%。①
按照这个速度,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将在短短4年内(2016年到2020年)翻一番,到2025年,患病率将增加6倍。
If present trends continue, the number ofnew type 1 diabetes cases will double from 2016 to 2020, and prevalent caseswill sextuple by 2025.
在浙江,2007年至2013年间,1型糖尿病发病率每年增加12%,更糟糕的是,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每年增加33%以上。②
A steep rise in diabetes incidence was observedin the under 5 years age group, which showed the greatest increase at 33.61%.
如果你觉得对于1型糖尿病来说,成人是安全的,那最新的数据恐怕要让你失望。2018年1月,《英国医学杂志》(BMJ)发布了,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一项相关研究。③
结果发现: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15岁以下的1型糖尿病发病率迅速上升,增加了近4倍,与此同时,在新发的5018例病患中,有65.3%的患者年龄超过20岁。
各大媒体对此研究的报道,百度截图
不止中国,事实上,自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欧洲和北美国家的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一直呈现上升趋势。④
举例:1925—1995年在挪威,10岁以下儿童糖尿病发病率⑤
很多人都知道,2型糖尿病可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者饮食方式引发的,但1型糖尿病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在挖掘深层原因之前,得先足够了解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死亡or外源胰岛素?
当我们吃东西时,身体会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糖(葡萄糖),这时候血液中的葡萄糖就会迅速升高。
图片来自giphy
为了避免血糖过高,胰腺就会分泌出胰岛素来“工作”,一方面把葡萄糖送到细胞中,给人体提供能量,另一方面加速葡萄糖合成糖原,还会把多余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存储起来。
总之,这个过程能帮你把血糖降下来,是一个人保持健康状态的『关键程序』。
但是,1型糖尿病的患者,却几乎或者完全丧失了制造胰岛素的能力。
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缘由就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像是被下了蛊一样,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和破坏胰腺中生产胰岛素的细胞。
当1型糖尿病来临时,常常会出现诸如饥饿、口渴、尿频、视力模糊、莫名其妙的疲倦、体重减轻等病症。
仅仅是这些可能还不足为虑,但它所带来的并发症才真正让人心生畏惧,比如可能随时发生的低血糖、酮酸中毒,再比如较为长期的慢性并发症:慢性肾病、神经损伤、心血管疾病、皮肤感染……实际上,糖尿病肾病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
2012年的相关新闻
所以,一旦患上1型糖尿病,它基本是不会消失的,要么面临死亡,要么终生与外源胰岛素作伴,余生还会持续背负着“我和别人不一样”的心理压力。
可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被1型糖尿病纠缠?背后“真凶”到底是什么?
什么儿童1型糖尿病越来越多?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真正触发1型糖尿病的原因,医学界还是没有定论,不过,有几个可以挺高的相关风险因素:
→遗传因素,比如父母患有1型糖尿病,那么,孩子患此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比如引发腮腺炎、脊髓灰质炎的病毒,可能在1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比如甲状腺疾病,会增加患1型糖尿病的风险
→其他因素,比如化学毒素
当然,这些都是指泛类的归因,真正涉及到具体的因素上,科学界在这些年的深究中,确实也挖到了一些:
→ 牛奶(含酪蛋白A1的)
《饮食的悖论》一书的作者,美国心脏病专家Steven Gundry,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曾提到过:
2000多年以前,北欧的奶牛发生了一种自发性的基因突变,使得它们乳汁中的蛋白质,从正常的酪蛋白A2,转变为酪蛋白A1。
酪蛋白A1会转变成为一种类似植物凝集素的蛋白质,名字叫β-酪啡肽,它会攻击胰腺中分泌胰岛素的细胞,也就是β细胞。
而且已经有十足的证据表明:每年都会有人因为酪蛋白A1,而患上1型糖尿病。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些有酪蛋白A1奶牛的国家,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较高。
相关视频
200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发病率,与酪蛋白a1摄入量之间,存在非常高的相关性。⑥
酪蛋白A1供应,与19个国家0-14岁儿童的1型糖尿病发病率(1990-1994)的关联图
当然,虽存在强关联,但因果关系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深挖。
→含麸质谷物,比如小麦
1999年,科学家发现:无麸质饮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了NOD小鼠(非肥胖糖尿病小鼠)的糖尿病发作。⑦
图片来自giphy
因为无麸质饮食320天后,糖尿病的发病率从对照小鼠的64%降低到15%,在子宫或饮食中从未接触过麸质的小鼠,发病率进一步降低至6%。
In 1999 we demonstrated that a gluten-free,non-purified diet largely prevented diabetes onset in NOD mice, as following agluten-free diet for 320 days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from 64%in control mice to 15% in mice on the gluten-free diet with a further incidencereduction to 6% in mice never exposed to gluten either in the uterus or indiet.
在动物模型试验中,1型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动物,是以小麦为主食的,以谷物为基础的饮食,促进NOD小鼠和BB大鼠(自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大鼠)1型糖尿病的发展。
这些都表明:谷蛋白摄入与1型糖尿病易感性增加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缺乏症似乎是1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一项使用来自72个国家数据的研究发现:高纬度和接触阳光较少的人,患1型糖尿病的比例较高。⑧
在对全球51个地区的研究中发现,紫外线UVB辐射水平较低的区域(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1型糖尿病发病率较高,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高UVB辐照度的地区,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接近于零。⑨ 相关阅读→老外喜欢暴晒,不怕变老、得皮肤癌吗?
Incidence rates of type 1 diabetesapproached zero in regions worldwide with high UVB irradiance.
→环境化学品
在1型糖尿病的研究中,很少能引起关注的就是环境化学品的影响。
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1型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与许多工业和农业化学品的大规模生产和使用,几乎同时发生。
大规模化学品生产始于20世纪中叶,1型糖尿病发病率的迅猛增长也以这个时间为节点开始。
举例,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与美国的化学品生产一起增加⑩
仅仅在个人护理产品中,就能发现许多有毒化学物质,比如双酚A,食品包装容器、婴儿奶瓶中都可能经常接触到。
以上各种原因,都可能导致1型糖尿病,对于每个患者来说,致病原因无法完全确定。
如果真的患上1型糖尿病,并不意味着天塌下来,也并不意味着要惶惶不可终日。
低碳饮食和1型糖尿病
单就前文提到的RichardK.Bernstein医生来说,就可能给1型糖尿病患者十足的信心,他12岁患上1型糖尿病,如今已经85岁了,依旧健康积极得活着,而且还用自己的方式,救助着成千上万有同类遭遇的患者。
他用的方法就是低碳饮食,实际上,早在在1921年发现胰岛素之前,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几乎是治疗糖尿病的唯一方法。
Richard K.Bernstein自己开创了饮食的『6-6-12规则』,即每天吃的(净)碳水化合物不超过24克 、早餐6克、午餐6克、晚餐12克。
RichardK.Bernstein医生,图片来自army
他严格避免了各种添加糖,并且少吃甚至不吃各种小麦、大麦、大米制品,连淀粉类蔬菜(比如土豆)、大部分水果、果汁也一并不摄入,奶制品里他只吃黄油、奶酪、(无糖)酸奶,其他一概不吃,就连坚果,也是计算着碳水化合物的量来吃的。
这样坚持了1年,血糖开始逐渐趋于正常,对胰岛素的需求量下降到1年前的1/3左右,多年以来的慢性疲劳症状消失,情绪稳定且积极,周围的人也惊奇的发现他的肤色开始正常。
血检后他看到自己的甘油三酯水平,也恢复了正常,更让人开心的是,尿蛋白问题不再,肾功能开始趋向正常,就连医生说不可能逆转的黄斑囊样水肿,也好转了。
是的,采用低碳饮食的方式,会让1型糖尿病患者更好的管控血糖,并且最大限度的减少可能的并发症,从真正意义上提高生活质量。
2005年,瑞典医生公布了针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计划的结果,该计划涉及每天摄入70-90克碳水化合物。⑪
报告显示:患者HbA1c水平的显着改善,胰岛素剂量的减少以及全天更稳定的血糖水平。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发现之一是:3个月后低血糖发作减少了94%。
2018年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公布了273名1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30克碳水化合物的调查结果,报告了异常好的血糖控制,罕见的低血糖发作和平均5.67%的HbA1c(糖化血红蛋白)。⑫
在患有1型糖尿病的医生群体中,来自阿曼的内科医生Ali Lawati、美国生物化学教授Wendy Pogelzelski、澳大利亚的放射科医生Troy Stapleton等等,都通过低碳饮食,实现了更好的血糖管控。⑬
从左到右依次是Ali Lawati、Wendy Pogelzelski、Troy Stapleton
但是,一型糖尿病患者,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低碳饮食,避免酮酸中毒的风险,国外一个低碳和一型糖尿病的研究发现,一型糖尿病的风险的是2%左右。
关键的瘦龙说
比起2型糖尿病来说,1型糖尿病显得更加『诡谲』,因为它伤害的大部分是孩童,而且就目前的研究,基本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逆转。
它的致病因素很复杂,除了无法左右的遗传原因外,还可能涉及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
随着科学深挖的继续,关于1型糖尿病的激发源中,目前能确定几个是:含酪蛋白A1的牛奶、谷物(尤其是小麦)、维生素D的缺乏、环境化学品。
曾经看过一个1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路历程,从7岁确诊后,一直承受同龄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心理压力,还发生了好几次低血糖事件,由于血糖管控不良,频繁出现烦躁焦虑的情况,而且还出现了视力模糊、尿蛋白增高等并发症。
我想说的是,我的读者群里种,有很多1型患者,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学习,管理,控制好了血糖。
低碳饮食是一个方向,可以让你更好的实现血糖管控,大到减少甚至消除因高血糖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小到能够平稳你的情绪状态,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建议由专人指导进行。
公众号回复,获取更多的科普文章。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lowcarb.com/type-1-diabetes-children/关注微信公众号:『瘦龙健康』,及时获取最新低碳生酮相关的文章,公众号回复减肥,糖尿病,获取相关科普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