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吃得越咸,活得越长?
- - 阅 5,509国人对盐总是处在一个非常纠结的态度中,一方面听着老人或朋友的劝说,逐渐在思想深处刻下“多吃盐不健康”、“多吃盐高血压”、“盐是心脏克星”等标签。
另一方面,又实在不忍心放下,很多只有添加了盐才能更加有风味的美味,比如腊肉,再比如咸鸭蛋。
美食的确非常诱人,但,限盐的标准也确实很苛刻。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建议,一般人每天应该吃少于2-2.4克的钠(相当于5-6克的盐),而高风险的人,应少于1.5克钠(相当于3.8克的盐)。
别的不说,光是普通人每天5-6克盐就很难做到,只有约1茶匙的量,有时候吃一道菜就有可能超标,难道真的要如此小心翼翼么?并不是。
图片来自giphy
2020年年末的一个新研究,或许能为这个窘境找到另一个答案。
因为“吃得越咸,活得越长”的结果,让这篇研究一度被拒稿8次,最后,终于发布在了世界心脏病学领域著名学术期刊《欧洲心脏杂志》上……
最新研究:吃越咸,活越长?
这项研究,将181个国家\地区的钠摄入量、预期寿命、死亡率等数据纳入考察范围,结果发现:①
每天平均钠摄入量每增加1克(大约是2.5克的盐),与自出生起预期健康寿命延长2.6岁,60岁时预期健康寿命延长0.3岁有关。
此外,每天平均每增加1克钠的摄入量,可减少131例死亡(每10万人)。
在全球综合分析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国、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吃得都比较咸,但预期健康寿命都不低。
红色图是钠摄入量(越深摄入量越高),蓝色图是预期健康寿命(越深越长)
科学家排除了各种混杂因素,不管是抽出了收入排在前列的46个国家(很多国家因为经济较差可能吃不到更多盐),还是全面分析,都发现了一个几乎共通的趋势,即:
钠摄入量增加,与自出生起预期健康寿命延长、全因死亡率减少有关。
只有在富国当中与60岁时预期健康寿命,在中高收入(高收入与中低收入之间)国家与自出生起预期健康寿命无相关性。
主导研究人员Messerli说“如果盐确实是心脏病的敌人,那么预期寿命和盐摄入量之间,就应该有反比相关性,但令我惊讶的是,情况却相反”。
“If indeed salt is a cardiac nemesis, thenthere should be [an inverse] correlation between life expectancy and salt intake,” Messerli told TCTMD, but “to my great surprise, the opposite wasseen. ”
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发现了相关性,却不能完全肯定因果关系。
但是,与这个结果类似或相同的研究,却不在少数:
→2018年,一样涉及88115人,数据来自日本肾透析治疗库的研究发现:
低盐饮食和高死亡风险相关,结果是一个L型的关系,盐摄入量越少,死亡率越高。
A low salt intake (< 6 g/day) was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for all-cause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death, resulting in an L-shaped association curve.②
→1998年,一项涉及11348名北美人的调研发现:
低盐饮食,反而会使得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呈负相关。
In Cox multipleregression analysis,sodiumintake wa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all-cause(p=0·0069).③
不止如此,在医学界和营养学界,以及各种权威媒体上,关于限盐,有了更多不一样的声音。
人民日报:盐吃太少,有健康隐患
2018年12月,《人民日报》发文就提出:盐吃太少,有健康隐患。
同年,《纽约时报》也刊登了一篇题为《少吃盐的建议,没有足够科学证据》的文章。
加拿大肾脏疾病专家Jason Fung博士就曾纰漏过这样一个事实:↓④
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在一项大规模饮食习惯普查中发现:吃盐最少的人,死亡率比吃盐量最多的人高出18%。
这结果让很多人不安,但紧接着的第二次调查却再次“诡异地”显示,低盐饮食导致死亡风险增加了15.4%。
Jason Fung博士,图片来自thestar
斯坦福医学博士、麻省理工大学的营养生化学博士、哈佛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加州大学的名誉教授Dr Stephen Phinney。
在自己的公开演讲中指出:少盐是不健康的,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一下盐摄入量的指南。
美国生物医学研究先驱Joel D.Wallach博士,曾在动物医学领域花费了40多年的时间,主要观察和研究个体营养素(特别是矿物质)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而涉及到钠,他曾在自己的一段采访中不断强调:那些倡导低盐饮食的医生,应该被送进监狱。
很多人说了,那吃盐多了会得高血压啊,真的么?
吃盐多,会得高血压?
大多数人对盐最大的畏惧,莫过于认为它和高血压之间的关系,那你知道,这份畏惧的出处是哪里么?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布鲁克海文”国立实验室的研究人员Lewis Dahl,找来了一些遗传性高血压易感老鼠(注意,天生遗传易感)。
并且每天给它们喂食大量钠,有多大量呢?相当于每天超过500克钠的人类食物,人都承受不起,何况于易感老鼠。⑤
然后,Lewis Dahl得出了结论:高盐饮食容易诱使高血压,显然,这个研究有太多值得重新推敲的疑点了。
1983年5月的一篇题为《饮食钠和原发性高血压:一些神话,希望和真理》的综述就提到:⑥
严格的钠缺乏可以降低某些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最多可降低30%至50%的患者),在正常人中,即使盐摄入量发生急剧变化,也难以影响血压。
没有证据表明广泛应用的适度减少食盐摄入量,可以预防高血压的发展。
There is no evidence to indicate that awidely applied, moderate reduction of salt intake could prevent the developmentof hypertension.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研究更是发现,低盐饮食反而更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比如,201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低盐区更容易发生中风、心脏病发作和死亡。⑦
再比如2017年的一项涉及2632名受试者,长达16年的研究发现:每天钠摄入量最少(均值在2500毫克)的那一组受试者,血压居然高于钠摄入量最高的那一组受试者。⑧
那么,想要预防高血压,比起盐来说,真正更值得关注的是什么呢?
不应该让盐,背糖和高碳水的黑锅
2014年,心血管研究科学家和药学博士James DiNicolantonio,在《开放心脏》心脏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题为《错误的白色晶体:不是盐而是糖,它是高血压和心血管代谢疾病的病因》。⑨相关阅读→英国NHS医生:盐不可怕,它才是高血压的罪魁祸首
(英国NHS医生Dr David Unwin的演讲截图)
他在其中阐述了低盐饮食可能带来的危害,并且提出了这几点非常值得你关注的事实:
→高碳水饮食+低盐饮食,危害大
高碳水饮食过程中,你会摄入大量的米面糖,它们进入人体转化为葡萄糖,很容易飙高血糖,促使机体释放胰岛素来处理这些血糖。
长期这么吃,那么,血糖就会经常飙高,胰岛素“疲于应对”,就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引发代谢异常,甚至诱发糖尿病。
低钠会促使人体释放醛固酮和胰岛素,这两种激素都会告诉肾脏紧紧“握住”钠。
而且,低盐饮食会加剧胰岛素抵抗,原因之一是,将碳水化合物带入细胞的一种转运蛋白(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依赖于钠。
因此,钠摄入量低,会使身体更难以在细胞中存储葡萄糖,尽管释放了胰岛素。
可不要小瞧胰岛素抵抗,它可能加剧身体炎症,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
→高碳水饮食+低盐饮食+低钾饮食,危害更大
高碳水化合物意味着高胰岛素分泌,低盐饮食则意味着,没有足够的钠来帮助葡萄糖进入细胞,胰岛素就很难完成其工作。
钾含量低(可使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降低),会增加机体钠的含量,可以说,就此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富钾食物有很多,比如牛油果、西葫芦、三文鱼、牛肉、菇类、西兰花,菜花、坚果等等。相关阅读 → 春困,秋困,夏困,冬困,都是因为它 | 一篇很钾的科普
关键的瘦龙说
“少吃盐”这个观念,相信很多人都是从小就接触到的,要么来自各类科普信息,要么来自父辈的言传身教。
总之,大家普遍相信,减少盐的摄入量,就能获得健康。
但实际上,就如近期的这项研究一样,限盐可能并不能带来你所期望的积极效果,相反,盐吃得过少,死亡率反而更高。
并且,不止这样一个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点,不过很少有主流媒体会传播。
很多会问,那是不是意味着就能放肆大吃盐了?并不是。
2016年柳叶刀的一项研究结果,给了大家一个更确切的数据。相关阅读 →人民日报,纽约时报双双发文:少盐不一定健康,引人深思
对没有高血压的人来说,每天摄取10-22.5克的食盐(4-9克钠)的人,有最低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
对有高血压的人来说,每天摄取10-15克的食盐(4-6克钠)有最低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
国人日平均盐摄入量目前处在12.5g,根据这些数据看来,算是在正常范围内,一般普通中国人,正常吃盐就行。
有些人不敢吃盐,吃很清淡,并不是什么健康的习惯。
在日常饮食中,比起把关注点放在钠摄入量上,不如更多关注糖、高碳水食物的摄入量,以及钾的摄入量。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lowcarb.com/salt-mortality/关注微信公众号:『瘦龙健康』,及时获取最新低碳生酮相关的文章,公众号回复减肥,糖尿病,获取相关科普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