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为何让人上瘾?为什么戒酒那么难?
- - 阅 5,642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喝酒?——从不喝酒的人。
喝酒这么爽,为什么你不爱喝呢?——爱喝酒的人。
我身边有很多人,每天都要喝几杯,才算圆满。
2016 年,《柳叶刀》的一份酒精死亡报告,300万人死因和饮酒相关,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5.3%,饮酒被列为导致过早死亡的第七大风险因素。①
图源 statista
大家都知道酒不健康,但是,都离不开,酒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让人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喝酒为何让人上瘾?
为什么有些人那么爱喝酒,背后的原因其实很复杂,基因影响、遗传、家庭和人生经历,都会对是否喝酒成瘾造成影响。
今天,我们先了解一下酒精是如何作用于大脑,让人成瘾的。
图源 nm.org
→多巴胺,我们脑中的快乐源泉
有句话说,很多人就是为了多巴胺(Dopamine)而活。
多巴胺是一种激发人类动力的化学物质,很多行为就是为了获得多巴胺奖赏。
图源healthmanagement
体内的多巴胺水平,大概在一个40~100单位之间的范围波动。
最高是100分,最差大概有40分,平常一天大概50分上下;吃了最喜欢的食物,94分;一场激情sex,92分。
当然这个评价标准可能有误差,不过大致体量就是如此。②
但是,成瘾药物对多巴胺影响完全不一样。
冰毒1100分,可卡因300分,酒精也可以大幅突破人类自身的极限,达到200分以上。
现在你知道原因了,为什么戒酒那么难了吧。
总之,你刺激多巴胺的次数越多,你就越容易上瘾,分数越高,你就越容易上瘾。
很多人为了追求短暂的快乐,不断的试探自己的多巴胺极限。
→酒精耐受和酒瘾产生
大多数人喝酒,是因为喜欢多巴胺提升后,快乐放松的感觉。
酒精成瘾是一个缓慢而又隐蔽的过程,隔三岔五的喝酒,人体会逐渐适应这种持续性的酒精刺激,也就是常说的耐药性。
这时身体会通过减少多巴胺的产生,减少多巴胺受体数量的方式,来试图让身体的多巴胺水平回归平衡。
酒精的耐受和戒断循环
酒精提高了快乐的阈值,以前一点点酒就足够让你快乐,慢慢的,你需要更多的酒,才能获得同样的快乐。
慢慢的,酒瘾就这样产生了。
为什么戒酒那么难?
戒酒能有多难,不喝不就行了?这是很多人对戒酒的看法。
喝完酒难受的时候,很多人都发誓,再也不喝了,但是,过一段时间还是依然想喝。
酒精成瘾,并不是人的意志力薄弱,或者缺乏道德毫无节制,而是大脑被控制。
酒精一步一步悄然改变人的大脑,想要戒掉真的很难。
国外学者做过调查显示,只有5%可以坚持戒酒90天,这5%的人里,可以坚持戒酒2年的,又只有5%。
也就是说,决定戒酒的人当中可以保持2年滴酒不沾的人只有千分之2.5。③
→酒瘾到底有多大,一个棒球场那么大
还有人还做过这样的试验,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的扫描大脑成像。
来对比人在极度缺水,极度饥饿,还有戒酒戒毒时,大脑相应的渴望程度。
研究者用图形化的方式,来类比人脑中产生的渴望信号强度。
3天不喝水的受试者,躺在核磁共振的机器里接受测试时,让他想象喝水的情景,给他看一些关于水流的照片。
此时大脑发出渴望信号强度,可以用一个棒球大小来形容。
图源healthmanagement
5天不吃饭的受试者,跟他讨论最喜欢的食物,看食物照片,闻食物味道。相比于缺水,大脑发出的信号强度,可以用一个篮球大小来形容。
戒酒瘾和毒瘾的病人时,仅仅跟他讨论最后一次喝酒或吸毒时的感受。就能极大的调动受试者的大脑,他们对酒精和毒品的渴望所发出的信号强度简直可以用一个棒球场来形容。
并且在30天,90天,甚至一年后再对这些受试者做了测试,大脑的那种渴望程度几乎丝毫没有减弱,一直到了2年以后才有衰减的迹象。②
这就是酒精成瘾者对饮酒长期渴求(Craving)的强烈程度。
药物辅助戒酒
有3个FDA认证过的药物,专门用来治疗酒精成瘾。⑤
→戒酒硫(disulfiram)
这是第一个用来治疗酒精依赖的药物,1951年上市,喝酒后酒精和药物发生反应,会让人非常难受,坚持服药就会逐渐产生对酒抗拒的心理。
→纳曲酮(Naltrexone)
1994年FDA批准上市,是一种阿片类拮抗剂,本来是用来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的,后来发现对戒酒也很有效果,这种药的效果是使人大脑中的阿片受体产生抗体,导致饮酒欲望降低。
纳曲酮的常规用法口服一次/天。副作用小且依从率理想,接受治疗的戒酒者相对配合,这种药还有一种长效针剂2006年上市,只需一个月注射一次。
→阿坎酸(acamprosate)
2004年FDA批准上市,酒精戒断会破坏脑中信号传导,阿坎酸被认为可以抵消这种作用,使大脑中的化学信号传导恢复正常变得稳定,达到降低生理性酒精渴求的效果。
第一种药物是通过让人喝酒难受,后两种药物是通过降低成瘾性,来达到戒酒目的。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饮食干预,帮助戒酒的研究。
生酮饮食帮助戒酒的研究 ④
很多人发现,生酮饮食后,喝酒的渴望变小了。
生酮饮食可以减少酒精戒断症状,并降低酒精成瘾者的饮酒渴求。
这个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体试验,主题是测试生酮饮食对戒酒者症状的影响。
第二部分是关于动物小鼠的平行试验,用来评估生酮饮食对动物摄入酒精的影响,目的是为了作为第一部分人体试验的参考和补充。
→人体试验介绍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找了50个酒精成瘾的受试者,进行了一个为期3周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受试者被随机分成了2组:
生酮饮食组(Keto diet ,KD)19人
美国人的标准饮食组(Standard American diet,SA)14人。
→体内酮体测量
连续三周,每天取受试者的尿样和血样来检查受试者体内的酮体含量,KD组2天左右就进入酮体功能,和SD组产生明显区别。
尿样和血样中的酮体
→酒精戒断药物的需求
苯二氮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主要用于酒瘾患者的急性戒断期,有减轻戒断症状的作用,和之前所述几种戒酒药的区别在于该药也有成瘾性,所以不能长期使用。
氯羟氧二氮草(oxazopam)是苯二氮卓类药中的一种。
由于是双盲试验,监管病人的医生也不知道自己的病人被分在那一组,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开药,再由实验人员统计每人的用药量,从饮食改变的第二天开始,KD组病人所需的苯二氮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 intake)的用药量就明显少于SA组。
→饮酒渴求的评估,生酮喝酒渴望低
受试者每周填写关于饮酒渴求的问卷调查,自我评价警惕性,疲劳度,饥饿度,友好度、是否快乐、悲伤、焦虑、易怒、社交状态、是否困惑、无聊、舒适、精力充沛、是否渴望糖,和是否渴望饮酒等指标。
按照从1到10的维度打分(指从一点也不到非常想),测评显示KD组的饮酒渴求要小于SA组。
→脑部核磁共振评估,生酮组对酒精渴望度更低
受试者在核磁共振仪中接受大脑扫描时,研究者选取40张关于饮酒,40张美食,和40张其他中性的图片,来激发受试者的脑部反应。
测试结果显示,两组受试者都对酒精图片信号反馈出酒精需求降低,但KD组降低的更多。在对食物图片的评估中,两组受试者的喜好没有明显区别。
每周进行神经炎症的指标的检测,发现生酮组的指标低于标准饮食组,测试显示生酮饮食对脑部神经炎症有改善作用。
→研究小结:
这是全世界第一次将生酮饮食应用于治疗人类酒精成瘾的随机双盲试验研究,实验中病人对生酮饮食的适应性良好。
生酮KD饮食的病人的戒断症状减轻,并在急性戒断期减少了苯二氮平药物的使用量。
→生酮饮食让小鼠戒酒的研究
这部分试验是关于小鼠生酮状态下,是否对酒精摄入产生影响的研究。
这个试验很有意思,试验对象是36只小白鼠,为了模仿人类,试验人员准备了特殊的自动装置,让小鼠用了一周时间学会用喝酒的技巧。
又总共用了7周左右,逐渐建立了小鼠自助的饮酒习惯。实验人员还观察到小鼠每次得到酒精奖赏都会感到兴奋。
2个月后,36只小鼠被等分成生酮组和普通饮食组,分别喂食培养,小鼠跟人类一样,之后的检测发现KD组小鼠的血糖有所降低,同时身体也进入了明显的生酮代谢状态。
两个月之后,又把生酮组,普通组各等分为两组,这让36只小鼠就被等分成了4组,各9只。
然后把1组KD小鼠和1组Chow小鼠,分别放在专用的小盒子里,每天14小时连续向盒子中输入含有酒精的蒸气,之后10小时输入普通空气。
另外两组小鼠,向它们盒子里输入24小时的普通空气里作为对比。
这样在7周的时间里,被动吸入酒精的小鼠,变成了酒精依赖者,之后暴露在空气里的10小时,表现出了酒精戒断症状。
结果发现,普通组酒精依赖的小鼠,自助饮酒摄入的酒精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尤其在试验的最后几次测试,该组小鼠自助饮酒频率显著多于其他3组。
研究结论,生酮饮食可以降低酒精成瘾小鼠的酒精摄取量。
关键的瘦龙说
生酮减少了米面糖的摄入,减少多巴胺的刺激,身体会变得更敏感,稍微摄入一些酒精,就可以得到满足。
从这个原理讲,生酮饮食可能确实可以帮助戒酒。
你生酮以后,酒量是不是变小了?
是不是没有以前那么爱喝酒了,或者是不是稍微喝一点就满足了,不再酗酒了。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lowcarb.com/keto-and-alcoholic/关注微信公众号:『瘦龙健康』,及时获取最新低碳生酮相关的文章,公众号回复减肥,糖尿病,获取相关科普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