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进食障碍?为什么爱自律的人还会暴食?
- - 阅 3,771爱运动,一直是自律的表现。
自律让我自由的标签,很多运动爱好者,都想把它贴在自己身上。
其实,很多时候,每天都要运动的人,并不是因为自律,而是运动成瘾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是一种失控,或者强迫。
我也很喜欢运动,也支持大家去运动,但是,不建议每天都大量运动,过度运动,会有很多危害。
我曾经在知乎在科普的时候,写过很多进食障碍的文章,有人告诉我,自己的男朋友,是一个健身爱好者,身材特别好。
但是,她发现了他又偷偷暴食的习惯,有时候吃起来很可怕。
运动成瘾的人,和进食障碍人群,有一些共同特点。
最近,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随机荟萃分析,涉及9项研究,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的2100多人的数据。
研究发现:有进食障碍的人,运动成瘾的可能性,差不多是没有进食障碍的人的4倍。
New research shows that exercise addiction is nearly four times more common amongst people with an eating disorder.①
也就是说,有进食障碍的人,更容易运动成瘾,疯狂运动。
为什么,运动成瘾更容易发生在,有进食障碍的人身上呢?或者说,这两类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我们先来聊聊什么是进食障碍?为什么会进食障碍?
什么是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是指人的饮食行为、思想和情感,非常不正常的一种心理状态或者疾病。
进食障碍的人(EDer),会过度关注体重和身材,会严格限制热量、节食、坚持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暴食、催吐、疯狂运动等极端行为来弥补。
图源:healthline
进食障碍最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女性,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 厌食症 Anorexia Nervosa
这一类人很极端,总觉得自己很胖,害怕长胖。
不断监测体重、严格限制卡路里,还是要通过大量运动,或使用泻药、催吐等各种手段来减轻体重。
长期不吃,最后可能什么都吃不下了,吃什么都会恶心,厌食症风险非常大,贫血、便秘、骨头变薄、不育不育,闭经、抑郁、严重的会导致心脏、大脑或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贪食催吐症 Bulimia Nervosa
这种患者,最大的特征就是在短时间内吃掉大量食物,甚至不品尝,直接吞下去,经常失控。
暴食之后,很后悔,自责、恐惧和愧疚,还会采取极端的弥补行为,比如催吐,疯狂运动或使用泻药、利尿剂等药物。
图源:baidu.com
通常,患有神经性贪食症的人每个星期至少暴食几次,严重的情况下每天都有可能暴食几次。
贪食症对身体具有致命的危害:严重脱水、食管或胃破裂和心律不齐。
→暴食症 Binge Eating Disorder
暴饮暴食症患者,在短时间内会吃掉大量食物,吃得比较快,通常会吃到撑,感到恶心,身体不舒服为止,常常失控,无法控制自己进食的欲望和举动。
与催吐的人不同,他们只是暴食,不会采取极端的补救行为(如催吐、过度运动、长时间断食)。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小伙伴就很紧张了,感觉自己也有暴食症。
图源:doutugou
大家千万不要随便对号入座,自己吓自己,偶尔的暴食不能算是进食障碍,通常每周至少暴食一次,而且是长期如此(超过3个月以上),才可能是有进食障碍。
为什么会进食障碍
能正常吃饭的人,是类似的,但是,经常暴食的人,各有各的原因。
→遗传,生理因素
有研究对一些出生时分开,由不同家庭收养的双胞胎进行了分析,表明进食障碍可能是遗传性的:
平均而言,如果双胞胎的其中一个患有进食障碍,则另一个也有进食障碍的可能性是50%。②
另外,大脑结构的差异,也可能让某些人更容易进食障碍,专家们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患有神经性贪食症的人,大脑前额叶皮层(大脑负责奖赏和动机的区域)区域更小,影响了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分泌,从而影响自我调节功能。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local volumes of inferior frontal regions are smaller in individuals with BN compared with healthy individuals. These reductions along the cerebral surface might contribute to functional deficits in self-regulation and to the persistence of these deficits over development in BN.③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人,大脑皮层会变薄,也就是说有进食障碍的人,反过来会改变大脑。
→营养不良
研究人员表示:营养不良是一个主要原因,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吃的特别少,长期节食导致营养不良。
还有,吃加工食品,高碳水饮食,也很容易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很容易引发暴食,恶性循环。④
以精制米面为原料的食物,不止缺乏维生素B1,还可能大量消耗维生素B1,大量高碳水化合物,需要消耗“海量”的维生素B1来帮助代谢。
另一方面,有些富含抗营养物质的谷物,还会阻碍营养物质,特别是矿物质的吸收。
一项对锌生物利用率的研究中发现,如果同时把黑豆和富含锌的牡蛎同时食用,结果发现,人体吸收的锌将会比单独食用牡蛎时少一半。
如果同时把玉米饼和牡蛎同时食用,那么身体几乎不会吸收到锌,这就是黑豆和玉米饼中的抗营养物质——植酸所影响的。⑤
锌元素生物利用率研究
再加上,大家抱着传统的饮食观念,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都不敢吃,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事实表明,这些这些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很健康,真正不健康的是糖。
不敢吃肉、不敢吃脂肪、不敢吃内脏,都不敢吃,长期这样,会缺乏存在于动物源性的食物中的,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铁、锌等矿物质。
图片来自nature
这就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后果—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是触发暴食的一个重要原因。
→身体意向,认知不正确
身体意向,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有进食障碍的人,他们可能缺乏自尊心,有严重的完美主义,对自己的身材有不正确的认知。
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总觉得自己胖,甚至到了自卑的地步,实际上他们已经很瘦了。
图片:mentalhealthcenter.org
这是很常见,却又很难解决的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可能需要心理疏导。
我还是提醒大家,要减肥,请先接纳自己,憎恶自己,对减肥毫无帮助,可能增加暴食的风险。
这里的接纳,不是让你不思进取,而是喜欢自己,爱自己,才能真正让自己变好。
记得对自己说:现在的我很好,但是,我还可以变得更好。
→成长经历,和环境因素
童年创伤、生活和工作的重大压力、家庭、恋情和环境的重大改变,都可能触发进食障碍。
还有,以瘦为美的社会文化影响着许多人,这一点,对于某些特殊职业来说,更为严重,例如演员,或者以审美为导向,需要保持苗条的运动:芭蕾舞、体操、长跑,而且对女性的影响更大。
美国艺术体操运动员体操运动员Christina Renee Henrich
1994年因厌食症去世(年仅22岁)
1992年美国运动医学学院的一项研究,62%的女运动员,都有进食障碍的问题。
1999年,另一项研究女运动员与闭经之间的关系时,发现:许多年轻的女运动员不仅过度运动,还有节食减肥的倾向,常见于体操,芭蕾舞和长跑女运动员。⑥
所以,对身材有特殊要求的职业,过度运动等等,都可能加重进食障碍
为什么爱运动,自律的人也会暴食?
我们再回头看文章开头的研究,就能明白了,为什么有进食障碍的人,更容易运动成瘾?
因为,他们往往是同一类人:
有进食障碍的人,往往是自尊心低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身材极端不满,认为自己很胖(可能非常瘦)。
对肥胖的恐惧,让他们不敢吃正常食物,经常计算热量,不敢吃脂肪。
这一点上,和很多爱运动的人类似,有对运动成瘾的人,有几个特点:
1、他们非常自信,自己可以用运动消耗掉卡路里
2、他们运动的时候,用光了自律额度,面对美食毫无抵抗力
3、他们对饮食很苛刻,在减脂期间,限制热量,不吃脂肪,这是暴食的主要原因。
4、他们特别看重身材,对极低的体脂有近乎疯狂的追求,稍微有点不满足,就可能失望,负面情绪很可能加重暴食。
5、强迫自己的运动,和强迫自己进食一样,属于一种心理性疾病
虽然,爱运动的他们,打着自律的标签,却遗憾的被食物绑架,也许,适当休息休息,不再强迫自己,会让他们变得更健康。
关键的瘦龙说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can be a bad thing,运动虽好,也不要贪杯,美食虽好,也不要贪吃。
无论是厌食、暴食,还是疯狂运动,都与情绪、心理、自我认知息息相关。
对减肥来说,它和营养学,医学,心理学的关系都很大,情绪和心理状态是最重要的,首先是接纳自己,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上再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更好。
还记得,我创造的那个减肥金字塔吗?相关阅读→减肥这座金字塔,最重不是饮食,不是运动,而是它….
节食,计算卡路里,会就让我们暴食,要停止恶性循环,还是得从饮食着手,多吃营养密度高的食物,不要节食也不要暴食,不饿不吃,吃饱就停,和食物做朋友,让他们帮助我们,而不是成为控制我们的魔鬼。
当然这不是全部,对于很多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疾病,单靠饮食肯定是不行的,还需要专业的治疗。
节食、暴饮暴食、催吐、疯狂运动都是极度伤身的。
有进食障碍的同时又疯狂运动,后果是更严重的:心律不齐、营养不良、骨质疏松、压力性骨折、不孕不育、肌肉流失、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爱护自己的身体,请不要伤害它。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lowcarb.com/eating-disorders-and-compulsive-exercise/关注微信公众号:『瘦龙健康』,及时获取最新低碳生酮相关的文章,公众号回复减肥,糖尿病,获取相关科普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