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药阿司匹林 提高颅内出血风险,这些人要格外小心
- - 阅 7,075大约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惊奇的发现:柳树皮可以用来治疗疼痛,还能缓解发烧和炎症。
到公元前460- 377年间,现代医学之父Hippocrates(希波克拉底),就开始明确记录:咀嚼柳树皮可以用来解热镇痛。
图片来自pharmaceutical-journal
是的,很长一段时间来,人们都知道柳树皮可以治病,却不知道真正是什么在发挥作用。
直到几千年后,科学家才开始分离出了这其中的关键成分:水杨酸,也以此为基础,研制出了阿司匹林。
随后,人们就再次惊喜的发现,阿司匹林不止能解热镇痛、缓解炎症,还有抗血栓的功效。
这是因为,当血管出现损伤的时候,血小板就会聚集在损伤处,抱成一团帮我们止血,但是如果血小板聚集在血管内,极有可能形成血栓,进而阻塞血管,引发心血管疾病,而阿司匹林恰恰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从而达到阻碍血栓形成的目的。
货架上的阿司匹林,图片来自gantdaily
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它当成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必备『神药』。
很多人并没有心脏病发作的情况,也终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用来预防心脏病,希望它能保护自己一生不受心血管疾病“侵犯”。
然而,这几年,阿司匹林的争议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都发现它有很多风险,5月13日,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就直指阿司匹林和颅内出血之间的关系。▼①
阿司匹林增加颅内出血风险
研究人员分析了13项研究数据,涉及13万名年龄在42岁至74岁间的受试者。
研究截图,图片来自JAMA
这些受试者没有心脏病或者中风病史,在随机临床试验中,他们分别被给予了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和安慰剂。
在联合试验期间,服用安慰剂组的人,颅内出血的风险为0.46%,而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风险则为0.63%,相当于每1000人中有2人患有颅内出血。
当发生颅内出血时,富氧血液无法到达脑组织,而是聚集在大脑周围,这会给大脑带来压力,导致永久性损伤甚至死亡。
而这其中,具有亚洲血统,且身体质量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低于25的人,也就是说,偏瘦的人,风险最高。
服用阿司匹林,图片来自harvard
该研究报告的一位负责人指出:
普通人群中,有很多人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非常低,如果普遍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颅内出血的不良后果,可能会超过低剂量阿司匹林的益处。
Given that the many individuals in thegeneral population have a very low risk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events, if low-dose aspirin is given universally, adverse outcomes fromintracranial hemorrhage may outweigh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low-doseaspirin.
其实,早在2018年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 上,来自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相关研究,就极大的质疑了阿司匹林的心血管疾病预防作用。
阿司匹林,大出血概率提高了29%
牛津大学的研究,发表在18年10月份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受试者是15,480名糖尿病患者,他们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②
研究截图,图片来自NEJM
科学家随机将他们分为2组,并且每天给予100毫克阿司匹林,或者安慰剂。
在超过7年的平均随访时间里,研究人员发现:阿司匹林仅将严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了12%,但是却把发生大出血的风险提高了29%。
另一项由哈佛大学主持的相关研究,涉及了12546名受试者,随访时长12年,受试者一样被分配在安慰剂组和阿司匹林组。
但是,相比对照组,吃阿司匹林的那一组,中风、心血管疾病等死亡事件发生的几率只下降了4%,数字低到令人失望。③
这2项研究,无不在昭示着一个事实:如果尚未出现心血管疾病,那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其积极作用,并不足以抵消其带来的副作用。
而这一负面影响,在老年人中表现的更为可怕。▼
老年人吃阿司匹林,提高出血风险
同样在18年10月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NEJM)上,发表了一项针对老年人的相关研究。④
倒出来的阿司匹林,图片来自ktrs
受试者是19,114名中位年龄为74岁的人,其中9525人被随机分配服用阿司匹林,9589人接受安慰剂。
并且,所有参与者在试验前都是健康的,并没有患心脏病,痴呆症或持续性体质失能的状况。
结果发现,5年的实验过程中,阿司匹林组的大出血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
也就是说,对这些老年人来说,长期低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以算作是一种浪费,甚至在最坏的情况下,增加了内出血和早逝的风险。
其实,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不止是造成内出血那么简单,还可能涉及到伤害肠胃,影响肝肾功能等等。
阿司匹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的常见副作用表现为皮疹、头晕、抽筋等等,但是这其中最主要的2点是:
→增加内出血风险
前面说到过,阿司匹林有抵御血小板凝聚的作用,而血小板又能发挥止血的功效,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话,会增加体内出血的发生几率,尤其是脑出血,或者胃肠道出血,这种副作用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脑部出血示意图,图片来自stroke
→“全面”破坏消化道
阿司匹林会刺激胃肠道内壁,导致其出现损伤,诱发出血性溃疡,或者穿孔性溃疡,而且还可能引发幽门螺杆菌感染,克罗恩病等等。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阿司匹林滥用,与肝肾功能衰竭、听力丧失等也有一定关联。
鉴于这些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如果你正在服用阿司匹林,在做外科手术,或者治疗牙齿之前,一定要先跟医生说明情况。
另外,饮酒本身就会伤害肠胃,如果加上阿司匹林的作用,伤害可能是加倍的。
各种酒,图片来自elitedaily
还有,如果你已经在服用抗凝剂,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等,再联合使用阿司匹林的话,会增大内出血风险。
很多人看到这里已经觉得很可怕了,想说干脆以后再也不吃阿司匹林了,如果这么做就过分武断了。
对于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阿司匹林的积极作用在目前看来,还是比较明显的。
但是,关于它的摄入剂量,却有最新研究却发现:体重可能会改变阿司匹林的疗效。▼
体重会影响阿司匹林的疗效
关于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目前最常用的治疗剂量 75~100mg / 天。
而去年8月,发表在顶级科学杂志《柳叶刀》上的研究,却发现了更为个性的用量。⑤
科学家荟萃了10多项,关于阿司匹林的大型临床试验研究,并且纳入受试者的体重因素。
图片来自rd
对比分析所有数据后,研究人员发现:
对于低体重(<50kg)人群,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 / 天),甚至增加其全因死亡率。
对于体重﹤70kg的患者,低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 / 天)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才更加有意义。
图片来自npr
而当患者体重﹥70kg的时候,高剂量的阿司匹林(300-325 mg或500 mg / 天),才能起到保护作用。
而325 mg对于﹤70 kg,以及500 mg对于<90 kg人群的心原性猝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了0.99倍和1.26倍。
此外,研究还发现对于体重﹤70 kg人群,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而对于体重≥80 kg人群,大剂量阿司匹林可能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这项研究,对于个性化的制定阿司匹林摄入方案,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的瘦龙说
阿司匹林的消炎镇痛等作用,毋庸置疑,要不也无法成为神药,但是,没病真的没有必要天天吃药,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看到身边有太多太多这样的情况:↓
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在只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情况下,每天吃着阿司匹林,把它们当做可以抵御一切危险因素的“铠甲”。
殊不知,这样长期吃下去,可能还没有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就出现诸如大出血、肠胃消化系统崩溃、肝肾功能障碍等状况,严重的话可能致命。
是的,他们在“滥用”阿司匹林,并且屡劝不听,这点让人很心痛。
对于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作用,即对仅仅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患者的功效,目前争议是非常大的,甚至很多科研人员指出,吃它就是在浪费,因为几乎不起作用,还可能带来生命危险。
但在阿司匹林在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即对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来说,其积极作用目前是高于消极作用的。
也就是说,不全盘否认阿司匹林的积极作用,但目前对它的过渡使用是不科学的,甚至有危害的。
此外,最新的研究还发现,阿司匹林要发挥较高作用,实际上和体重之间还有关联,不同的体重可能需要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吃错剂量可能不起作用,这对制定个性化摄入方案有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请一定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用药。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lowcarb.com/aspirin-internal-bleeding/关注微信公众号:『瘦龙健康』,及时获取最新低碳生酮相关的文章,公众号回复减肥,糖尿病,获取相关科普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