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亚洲人比欧美人更容易得糖尿病?我们如何控制糖尿病

- - 阅 1,402

据估计,全世界每11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患有糖尿病,这相当于4.25亿人,预计到2045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6.29亿

美国人胖子那么多,发病率还没有中国人高,为什么?。

在庞大的数据背后,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即:亚洲人,好像比白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更具体点来说,如下图,2013年的一个研究中就提到: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即便是BMI(身体质量指数)相同,亚洲人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都比欧洲白人

这类似于,咱俩都发胖了,但我得了糖尿病,而你却好好的,就说气人不?

但问题的严重性远不止于此,你会发现,在年龄上,白人似乎也占优势。

如下图,对比了生活在英国的白人、非洲加勒比人群体和南亚人群体患2型糖尿病的年龄。

可以清晰看到:亚洲人患2型糖尿病的年龄,也趋于年轻化40岁以下就有非常高的患病率。

是不是觉得困惑?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亚洲人比白人更易患上糖尿病?难道“出厂设置”有偏差?还真是

基因影响亚洲人糖尿病率

其实,导致亚洲人比白人更易患上糖尿病的因素非常多,包括但不限于如下:

→亚洲人更易沉积内脏脂肪

亚洲有很多瘦子糖尿病,他们有共同点,看起来瘦,但是肚子大,内脏脂肪高。

这是由基因决定的,很多成年中国人长不胖,是因为脂肪细胞纤维化,退化,导致无法储存更多的热量

吃再多也不胖腿,不胖胳膊,不胖脸,多余的热量都堆积在肚子周边(内脏脂肪)。

2021年5月的一项研究指出:与欧洲人相比,中国人和南亚人的腹部脂肪积累率较高,尤其是内脏脂肪组织。

A multicultural community health assessment study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Europeans, Chinese and South Asians have higher abdominal fat accumulation, especially in visceral adipose tissue.

那什么是内脏脂肪呢?主要指位于腹腔内部的脂肪,围绕着人体脏器(肝脏、胰脏、肾脏等)而存在。

图片来自chardermedical

相较于皮下脂肪来说,内脏脂肪不易被直接看到或捏到,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外表瘦,里面却很胖。

右边是被大量内脏脂肪包裹的心脏,图片来自fastfitbodysculpting

少量内脏脂肪可以保护内脏,起到缓冲作用,但过量的内脏脂肪却会带来诸多问题。

2017年的一项研究就指出:体内器官周围的脂肪组织数量增加,提高了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亚洲人胰岛素分泌量低,β细胞储备相对低

一项比较非糖尿病南亚成年人、美国的华人、西班牙裔、非裔美国人和白人的研究发现:

在每个年龄组中,南亚人的胰岛素分泌量最低,其次是华人。

而另一项研究更是发现:与白人受试者相比,南亚人的胰腺β细胞储备不足

2013年的一项研究总结道:东亚人群具有较高的胰岛素敏感性,但与欧洲后裔和非洲人群相比,胰岛素反应要低得多,这意味着较低的补偿性β细胞功能,这增加了发展为显性糖尿病的风险。

→亚洲人肌肉量不够

2020年3月的研究提出:低瘦肌肉质量是另一个,可能促进南亚人更易患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什么是低瘦肌肉质量呢?指的是身体中肌肉组织的比例,低于正常或健康水平。

图片来自jenchoosesjoydotcom

201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较高的肌肉质量,与较好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较低的糖尿病前期风险相关。

2016年的一项研究中指出:改善女性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需要维持骨骼肌量

→节俭基因惹了祸

1962年,人类学家James V. Neel首次提出了『节俭基因』的概念。

James V. Neel,图片来自heritage

这种基因,会让人们在食物充足的时期吃很多,以便存储大量脂肪,积攒能量,来对抗可能随时到来的饥饿状态。

携带节俭基因的人,在食物不足的时候,可能会躲过一劫,避免被饿死。

但到了食源充足的现如今,『节俭基因』可能就不是一种优势了,会让你不断的去吃饱饭,去囤积脂肪,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2012年的一项研究指出:节俭基因和节俭表型假说,在亚洲人群中糖尿病的发展上,似乎都发挥着病因学作用。

→确实存在易感基因

2010年的一项研究中指出:确定KCNJ15,为亚洲2型糖尿病患者的易感基因,且这种糖尿病风险等位基因在欧洲人中,频率非常低。

更有研究发现:在中国汉族人群中,CDKN2A/B、CDKAL1和TCF7L2的变异与 2 型糖尿病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不必去记这些基因,你只要知道,它们的确使得亚洲人,更易患上糖尿病,那就没办法抗衡了么?并不是

如何降低亚洲基因影响?

202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无论遗传风险如何,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与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降低相关,那么,想要抵御糖尿病高风险,该怎么做才好呢?

→低糖饮食

所谓的低糖,并不只是指的是减少或避免白砂糖、红糖等糖类,还包括能让你血糖飙升的高碳水类食物。


图片来自gifer

长期摄入大量的此类食物,不止会抬高血糖,过量的糖还会被转化为脂肪存储起来,导致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营养失衡等状况。

而避免和减少对它们的摄入,带来的好处可是非常多的,比如,2004年的一个研究就发现:

与低脂饮食的受试者相比,低碳生酮饮食的参与者,脂肪大量减少,尤其是内脏脂肪

再比如,2021年,来自中国团队的一项研究指出:低碳水饮食,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实现停药,为有效控制血糖提供契机。

→吃够蛋白质

很多人摄入蛋白质的量太少,尤其是优质的动物源蛋白,它们除了可以带来足量高密度的营养(比如维生素B12),对血糖的刺激也更加平缓

不同食物对血糖的影响

蛋白质还能助力增肌,2009年10月的研究就发现:每餐摄入适量蛋白质,最有利于增加肌肉量

2022年11的研究就指出:肌肉质量与葡萄糖利用水平呈负相关,并且鼓励将肌肉锻炼,作为2型糖尿病的有效预防措施

此外,蛋白质能提供极强的饱腹感,同时可以降低你的食欲,对减重更是有助力作用。

→避免反式脂肪酸

你可能觉得自己平时并没有直观看到反式脂肪酸啊,但实际上,所谓的氢化植物油、代可可脂、精炼植物油、人造黄油等等,都在提示有反式脂肪的存在。

在一项为期6年的研究中,试验猴子分别被喂以含有8%的人工反式脂肪或单不饱和脂肪的饮食。

虽然摄入的卡路里相近,但吃反式脂肪饮食的猴子,内脏脂肪增加了33%

此外,反式脂肪会影响胰岛素受体,信号传播出现障碍,最后导致胰岛素抵抗问题严重,糖尿病的风险升高。

→减少种子油摄入量

葵花籽油、花生油、大豆油这类种子油中,omega-6脂肪酸的含量,通常都大大超过omega-3脂肪酸,比例严重失调。


图片来自buzzfeed

大量的omega-6摄入,被发现更易诱发机体组织和全身炎症,以及超重/肥胖患病率显著增加,进而导致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的流行。

而且,这些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种子油,结构非常不稳定,极其容易被氧化。

2014年1月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给小鼠喂食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会显著增加脂质过氧化,并可能增加组织对自由基氧化损伤的敏感性。

常吃富含Omega-6脂肪酸的种子油,还可能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2015年就有研究发现:与椰子油和果糖相比,大豆油更容易让人发胖,导致糖尿病。

→减少果糖

水果一直用天然、低葡萄糖、营养丰富等外表包装着自己,因此,很多人放松了对果糖的警惕,大量摄入各种水果,甚至榨汁高量地喝。

可实际上,果糖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过量摄入会恶化新陈代谢、诱发高血压、脂肪肝、加剧痛风、引发脂质异常、增加体重等。

对糖尿病人来说更为可怕,早在1980年,人们就发现,过量摄入果糖会引起胰岛素抵抗。

健康的受试者,每天摄入超过1000卡路里的果糖,只要短短7天,他们的胰岛素敏感性就会下降25%

→尝试断食

断食的方式有很多,包括5:2轻断食(一周之内5天正常吃饭,2天进行断食)、16:8轻断食(1天空腹16小时,进食窗口8小时)、22:2轻断食(1天1餐或1餐半,进食窗口2小时)等。

断食的好处也非常多,能激发细胞自噬,让你越来越年轻,还能激活长寿蛋白sirtuin,加持寿命,更能降低炎症,提高抵抗力……

6月21日,一项发布在权威学术期刊JAMA上的中国研究,更是发现:

比起抗糖尿病药物,5:2轻断食,有更大潜力,作为早期2型糖尿病的有效初始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适量运动,尤其是力量训练

运动方式有很多种,深蹲、引体向上、平板支撑、哑铃弯举、硬拉等力量训练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图片来自gifer

力量训练,能防止收缩蛋白减少和细胞外脂肪堆积过多,从而抵消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和力量的降低(肌萎缩症)。

如前所述,足够的肌肉量,是可以帮你对抗糖尿病的。

2014年一项来自哈佛团队的研究更是发现:力量训练,可效防止腹部脂肪增加

此外,力量训练还能提高骨密度、降低摔倒风险、保护关节、对抗炎症、改善心血管健康。

关键的瘦龙说

比起欧美白人,亚洲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且呈现早龄化的态势。

这是因为,亚洲人基因决定,我们更容易囤积内脏脂肪胰岛素分泌量低、β细胞功能欠佳、肌肉量不足、基因易感性等等。

很多老人,没有常识,发现自己一直吃不胖,还觉得自己有病,实际上只是基因决定你储存脂肪的位置不对。

别人长在大腿,屁股,胳膊上,你的脂肪堆积在肚子,内脏周边,这样的风险更大

但好消息是,有研究发现,无论是不是存在基因易感性,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都能对抗2型糖尿病

对于瘦子糖尿病,吃不胖的人,一定要改变观念,需要更严格的控糖,控制热量,还需要配合精准营养,才能对你的胰岛素抵抗有帮助。

比如,减少高碳水化合物类食物摄入、吃够蛋白质、践行力量训练等等。

====进群、领取食谱,联系瘦龙=====

上百款瘦龙优选的高性价比健康补剂和低碳美食产品任你挑选哦,大家一定要关注哦

长按图片扫码关注哦

瘦龙每天都在公众号(瘦龙健康)这里发布文章,大家一定要关注哦。关注公众号后,请回复食谱二字,获取食谱。

如果你想进群,可以扫描下面的码哦

1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lowcarb.com/asian-diabetes-easier/

关注微信公众号:『瘦龙健康』,及时获取最新低碳生酮相关的文章,公众号回复减肥,糖尿病,获取相关科普文章推荐。

瘦龙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