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马兜铃酸?为什么他会伤肝,致癌?
- - 阅 5,399上个世纪50年代,位于波斯尼亚 – 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马其顿、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多瑙河(巴尔干)支流地区,出现了这样一批诡异的肾病病例(实际上在这之前的几十年都存在)。①
橘色色块为该病流传区域,图片来自wikipedia
患者最初并无明显症状,随着时间推移,开始感到虚弱或者困倦,伴有轻度腰痛,皮肤苍白,以及手掌和脚掌的铜褐色变色。
到中后期,出现贫血加剧,肾功能显著丧失的情况(肾间质在不断纤维化,肾脏进展性萎缩),最终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奇怪的是,该疾病有近乎稳定的地理分布,且通常只影响那些在该地域居住20年以上的人。
20岁之前搬离的人,大都可以幸免,但是,如果移民定居此地15年-20年,也极有可能患上此病,无论种族、民族或者性别。
大范围的地区性肾病(据估计,近10万人面临此病风险,而有25000人患有该病),让科学界大为震惊,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费劲心力地想要挖出真相,找到这种后来被命名为『巴尔干地方性肾病』的致病源。
为此,他们分析过当地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也把目标锁定在土壤和水中的硒元素缺乏,还有各种可能的霉菌毒素(比如赭曲霉毒素A)上……
总之,尽管极尽所能,依旧没能找到准确答案,直到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意外事件”,才让一直藏匿在幕后的“真凶”悄然浮出水面。
她们吃完减肥药肾脏出问题
1992年,布鲁塞尔某医院的肾病科,接收了2名无既往肾病史的年轻女性病人,她们都患有严重的间质性肾炎,并且在短短几个月期间,发展为终末期肾病。②
肾脏,图片来自mobihealthnews
而就在1年前,这2名患者,都在布鲁塞尔的同一家减肥诊所,接受了一样的减肥计划,计划中均包含一种含有中草药的减肥胶囊。
在对布鲁塞尔肾病中心进行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另外有7名女性,也遵循了这样的减肥计划。
比利时当局很快怀疑到这种减肥胶囊有问题,并且开始禁止对其的出售和使用,但是为期已晚,最终,仍有100多例类似肾病出现,其中70%发展到了终末期。
那么,到底减肥胶囊里面含有什么?竟然让这么多人,同时出现严重的肾脏损伤,在进一步深挖的过程中,一味名叫“广防己”的草药(包含在该胶囊内),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注意。
探究其详细成分,之前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物质—『马兜铃酸』(记住它哦,高达40多种中草药中都含有,后面有详述),成为了“重点怀疑对象”。
经过反复验证,科学家确信:正是马兜铃酸,导致了这些人的肾脏损伤,该肾病随后被命名为“马兜铃肾病”,或者“中草药肾病”。
事情还没有结束,对患者的肾脏标本显示:TA们都有间质性肾纤维化、萎缩,以及浅表皮质中的肾小管丢失状况,这和首段中聊的『巴尔干地方性肾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如你所料,『巴尔干地方性肾病』的“真凶”,最终也被证实:是马兜铃酸。
消息一出,引发哗然,一个困扰人们近半个世纪的“世界级”难题,终于被解开。
但事实上,马兜铃酸会造成严重肾损伤的情况,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发现过……
1969年,研究人员Ivic,一直在探究『巴尔干地方性肾病』的原因。
通过长时间观察,他发现在巴尔干地区的麦田里,生长着一些马兜铃属的植物,当地人视它们为杂草,在收获小麦的时候,会不小心把这些植物的种子混杂在小麦中,最终磨出面粉来,他推测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些植物上。
图片来自renaissance
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他给兔子喂食了采摘来的马兜铃属植物种子,兔子随后出现肾脏损害,在组织学上和人类的状况相似。
Ivic的发现可以说是惊人的,但他就此发表的论文并没有受到重视,很多年后的今天,才引起了众多科学界人士的瞩目。
在回顾Ivic论文的过程中,大家更惊讶地发现:马兜铃酸不止严重伤肾,竟然还存在致癌潜质,因为论文中写过,大鼠注射马兜铃植物提取物的部位,出现了肿瘤,这促使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深挖下去。
上交大:马兜铃酸可直接导致肝癌
▶马兜铃酸和尿路癌风险增加有关③
2010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JNCI)上,发表了一项基于人群的病例(4594例病例和174 701例对照受试者)对照研究,旨在探究含马兜铃酸中草药,和泌尿道癌之间的关联。
研究截图
结果发现: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会增加患泌尿系统癌症的风险。
▶马兜铃酸和上尿路上皮癌强相关④
2012年,来自台湾的研究者分析了151名,患有肾盂或输尿管的尿路上皮癌的患者(82名男性),和25名患有肾细胞癌(RCC)的患者(18名男性)。
结果发现:接触马兜铃酸,对台湾上尿路上皮癌的发病率有显着影响。
▶马兜铃酸和肝脏癌变间有关联⑤
2017年,以新加坡为主的科研团队,发表了一个题为《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广泛影响台湾和整个亚洲的肝癌》的研究。
研究人员对来自台湾的98例肝癌样本进行了深度分析,最终发现:有78%的样本,表现除了AA(含有马兜铃酸和类似化合物)暴露的独特突变特征,占已知癌症驱动基因的大多数非沉默突变。
Therefore, we sequenced the whole exomes of 98HCCs from two hospitals in Taiwan and found that 78% showed the distinctivemutational signature of AA exposure, accounting for most of the nonsilentmutations in known cancer driver genes.
与马兜铃酸和HCC中衍生物相关的诱变的全球分布,图片来自该研究
▶马兜铃酸或直接导致肝癌⑥
就在今年的7月份,上交大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韩泽广团队,发表了一项更为惊人的研究。
在历时4年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单独服用马兜铃酸,就能引起小鼠肝癌,马兜铃酸含量越高,引发肝癌的时间就越短,肿瘤组织进展越快越大。
研究发表截图
研究人员,还随机检测了62例中国肝癌病人的样本,发现26%的病人体内,都存在马兜铃酸-DNA加成物(AAI‐DNA),表明病人之前暴露于马兜铃酸环境下。
不止这些研究,科学家还发现:马兜铃酸和DNA结合后的加合物非常稳定,在暴露于马兜铃酸植物20年后的患者活组织中,竟然还能检测到它们。⑦
是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兜铃酸的“恶魔”面目,逐渐被世人所揭露,那么,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类对这个新发现都做了哪些应对呢?
世界各地开禁马兜铃酸
随着越来越多相关毒理学证据的曝光,许多国家都开始逐渐禁止使用含有马兜铃酸的草药,比如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比利时等等。
2001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发出公开警示,要求消费者不要使用,含有马兜铃酸的膳食补充剂,或者草药。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马兜铃酸列为为I类致癌物。
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已经全面禁止马兜铃酸,2003年,新华社一篇,题为《龙胆泻肝丸是清火良药还是“致病”根源?》的文章,把含有马兜铃酸的常用药物龙胆泻肝丸(03年之后的龙胆泻肝丸已不含马兜铃酸)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时间舆论哗然。
报道截图
国人这才大范围且全面的了解到马兜铃酸的本来面目,它广泛存在于马兜铃属的植物中,也是大量中草药中的常见成分,常常被用来治疗风湿、痛风、支气管炎等疾病。
而已知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竟然超过了40种,比如:
大叶青木香、大百解、朱砂莲、九月生(朱砂莲)、天仙藤(马兜铃藤)、马兜铃、防己、汉防己、淮通、木防己(水城木防己)、木香马兜铃、大青木香、冕宁防己、寻骨风、苕叶细辛、乌金七、杜衡、湘细辛、细辛、甘肃细辛、南坪细辛、毛细辛、金耳环、山慈菇等等,它们被网友称为『藏在国粹中的大恶魔』。
不止这些草药,在很多中成药中,也含有马兜铃酸,比如三伏贴的主要成分之一『细辛』,再比如常吃的复方蛇胆川贝散、小儿热咳口服液等,甚至连鱼腥草中,也被发现含有马兜铃内酰胺(马兜铃酸衍生物)。
遗憾的是,中国目前禁止的马兜铃酸中草药,仅包括关木通、青木香、广防己。
媒体曾报道过,因龙胆泻肝丸致病的患者约10万例,这个数字委实让人沉重,因为它不止是一个数据,更可能是10万个、甚至更多例个人和家庭的悲剧。
关键的瘦龙说
为什么有毒的东西,总会被用来做药物,中国有句老化《以毒攻毒》还是有点道理的。
毒物兴奋效应的理论认为,低剂量的毒性对身体有益,往往这些微毒的食物,会有一些药用功效,但是长期大量摄入,真的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植物为了保护自己,不让虫子等其他动物吃,会主动分泌毒素,我们吃的很多植物,比如说谷物、种子、根茎、某些叶子(菠菜等富含草酸的蔬菜),都有植物分泌的毒素。
马兜铃酸,也是植物分泌的一种毒素,中药中的苦味来源生物碱、甙类等都属于微量毒素。
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使用了上千年的时间,但是,之前的人们并不知道它可能带来的危害。
直到20世纪90年代比利时的『马兜铃肾病事件』爆发,才让世人真正认识了这个隐藏多年的“恶魔”。
它不止会造成严重的肾脏损伤,在后来的深入研究中,也被发现,可以导致癌症,尤其是泌尿系统癌症,或者肝癌。
让人欣慰的是,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全球各地都在积极的做出响应,包括禁止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将其列入I类致癌物等等。
最后想说的是,对于新发现、新知识,我们应该承认认知局限,不故意回避问题,有开放的态度,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才是人类进步的前提…
很多学者和专家,面对颠覆传统的新知,态度非常强硬,不愿意去反思,他们更愿意选择,不听,不看,不学、不思考。
公众号回复,获取更多的科普文章。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lowcarb.com/aristolochic-acid/关注微信公众号:『瘦龙健康』,及时获取最新低碳生酮相关的文章,公众号回复减肥,糖尿病,获取相关科普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