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知道自己饿了还是不饿?

- - 阅 13,236

我从留言中看出,大多数人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吃,很多时候我们一点都不饿,就是要吃,吃,吃,很多人饱受这种状态的煎熬,总是走不出节-暴-节的恶性循环。

不知道多少人已经忘记了饥饿的滋味了,以前人类总是挨饿,但是现代社会里,有饥饿感仿佛是一件不应该的事情,或者说一件罪恶的事情,稍微感觉到饿,我们的心理就会有一万种声音告诉我们,赶紧去吃,不吃就有一万种不对,其实,偶尔让身体有饥饿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有利于减肥,更有利于健康。

其实,有时候感觉,现代社会中,饥饿已经变成了一种奢侈品,或者忍受饥饿变成了一种超能力试想下,为什么僧人能辟谷,而我们俗人却只会暴食呢,区别在哪里?就在我们的内心,我们没有僧人那种淡定的内心,我们每天面对太多的诱惑,焦虑,压力,我们无法平静下来,所以,我们虽然饥饿,但是比任何人都更加需要食物。

这几天我问周边的朋友,你们多久没有看书了,他们很多人都说,毕业之后基本上没有看过一本完整的书,我问,为什么呢?他们的回答是,事太多,心太乱,根本看不进去,这让我忍不住思考,这个社会,能静下心来已经成为一项超能力,能不受食物,各种诱惑的摆布,已经能了一种特殊的能力。

所以,今天,我想好好和大家说说饥饿感这个事情,希望大家能更加认识自己的饥饿感,希望能有助于你们控制自己的食欲。

我们为什么有饥饿感?

饥饿感,我们应该曾经都有过,肚子饿得咕咕叫,脑袋缺氧,眩晕的感觉,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其实科学对这个解释是不一致的。

传统的观点认为饥饿感是因为身体能量供应下降导致的,一方面脑子中部的下丘脑给身体发送血糖过低的信号,同时胃壁肌肉收缩让你知道它已经空了,有时随着胃部肌肉收缩,肚子发出的响声连附近的人都能听到。

因为是血糖过低,所以你会大脑会渴望多糖的食物,当你摄入食物时,血糖升高,饥饿感就会自动消失。

但是,这个观点,也会引起质疑,根据这个理论,如果你一直不吃食物,你会感觉到越来越饿,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子的,我们很多人都体验过,【饿过了】的感觉,也就是说,你扛过一波饥饿感,你就不会感觉到再饿了,第二波饥饿感会来得比较慢,如果你再扛过一波,第三波会来得更慢,慢慢的,你就感觉不到饥饿了。

我当然不是推荐你们这样做,很多人控制食欲,走了这条极端的路径,最后得了厌食症,因为他们永远都感觉不到饥饿了。

所以,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饥饿和食物匮乏的关系不是很大,这个观点认为,即使你很苗条,你的体内仍存有足够可以维持一个月的能量,对于身体肥胖的人来说,不吃饭只喝水,仅仅依靠自己身上的脂肪,有人的生命甚至可以维持一年之久。

这种观点认为,造成饥饿的原因不是营养匮乏,而是因为你想到你要吃食物时,你的身体激素发生了变化当你知道就餐时间到了,你的大脑程序会告诉你,这个时候你该吃东西了,而一旦你意识到这个问题,你就会想吃,只要你一想到好吃的,胰岛素就开始被释放,转移血液中的葡萄糖,你就会接收到血糖过低的信号,然后你就会感觉到饥饿啦。

这个原理解释了几个问题:

1,为什么我们很多人,一到吃饭点就感觉到饿。

2,为什么有时候因为工作太忙,脑子里没有考虑吃饭的事情,从早上忙到晚上,都感觉不到饿,因为大脑太繁忙,程序自动屏蔽了【到点要吃饭】这个信号。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位博士paul rozin做了这样一个研究,两个因脑损伤导致严重健忘症的男子,他们甚至记不起前几分钟发生的事情,他们在进食午饭后,不到半个小时,再喂第二顿,虽然他们中午饭已经吃得很饱,但是他们谁也不记得刚刚吃过中午饭,他们又高高兴兴的吃了第二顿。

此研究表明,饥饿感不是他们进食的原因,只要他们满足几个条件,忘记自己刚刚吃过,看见了食物,或者闻到了食物,他们的大脑会发出错误的信息,刺激胰岛素释放,导致他们有明显的饥饿感。

虽然饥饿的精确机制尚未明确,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饥饿感至少有一部分是因为心理因素,很多时候我们因为习惯性饮食,无聊时进食,焦虑时进食,愤怒时进食,基本上这些进食行为,都不是因为生理性饥饿,而是心理性饥饿。

其实有时候,我们的身体需要体验饥饿感,也就是说,饿饿更健康。

我们一直以为,一日三餐必须正常吃,千万不能饿肚子,饿肚子就是坏事,在知乎的一篇文章评论里看到一个评论,很有意思:

一日三餐或一日两餐,来源于以前上层阶级为了方便管理劳动人民而定下的规矩,并不符合人体激素的分泌规律。

我们暂时不考虑这句话的科学依据,但是我觉得,如果一个人长期保持饱腹状态,肯定是不利于健康的。

所以,饿肚子一定是坏事吗?不一定。其实,偶尔饿肚子反正有利于健康,我在你到底要不要尝试间歇性断食?一文中提到过一个原理。

第一类生长素(Auxin)原理,就是我们常说的排毒(detox),我们吃的食物里有一种生长激素,叫做“第一类生长素”,这种生长素能让我们成长,也能起反作用,影响我们的健康。

第一类生长素怎么工作的呢?它藏在食物里,我们吃了食物之后,它就会刺激我们不停地生长,让我们的细胞不停地分裂。但是如果我们一直能吃饱,身体就会不停地生长,没法进行自我修复和自我调整。

要知道,生长的时候,我们的细胞可是会产生大量的杂质和垃圾的,如果没了这个修复、调整过程,身体就会处于一种比较粗糙的状态。更糟糕的是,只要你继续吃饭,这种生长激素就会一直让你成长,细胞里的缺陷就永远也没法修复,所以身体会变得越来越差,甚至影响我们的寿命,反过来,如果我们停止吃饭,断食一段时间,身体的细胞就会停下来,修复自身的缺陷。

先不要着急质疑这个理论的真实性,很多研究表明,间歇性轻断食,能大大提升很多健康指标,减肥只是间歇性断食的副产品,还有很多研究表明,每天进食时间控制在8小时内,会更加有利于健康,减肥。参考BBC又一巨作《禁食与长寿》,主持人亲测,结果非常吓人

我现在会有意识的隔一段时间来一次【24小时断食】,我是为了健康,我的主要目标已经不在减肥上了,因为我很淡定,我不会在断食之后暴食,我不会在断食期间觉得难受,有时候我可能更多的是享受,享受这种饥饿给我带来的清醒,给我带来的健康。

但是,如果你为了减肥而断食,风险还是很大的,如果你无法拥有一颗平常心,你有太多的功利性或者太强的目标感,你不享受断食给你带来的清醒,健康,快乐,你只会想靠断食能让你瘦多少,如果你还在受暴食的煎熬,你无法控制自己的食欲,你可能还不适合,我请你不要尝试。

你饿了还是不饿,到底谁说了算?

这个问题其实不好回答,我之前说过一句话,教你如何区分,生理性饥饿和心理性饥饿。

【生理性饥饿】——轻缓,伴随着胃部肌肉的收缩,有时候会发出旁人都能听到的响声。

【心理性饥饿】——急促,伴随着心理的不安,焦虑,无聊等负面情绪,你想立刻马上吃东西,有时候你可能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吃东西】这个行为。

所以,有时候,当你无意识的拿起东西的时候,你可以突然停下来,很严肃的问问自己,你为什么要吃?

或者当你明明不饿,也想吃东西的时候,你好好想想,是不是真的饿了,或者细细品味自己此刻的感受,嘴里可以碎碎念出,【哦,原来,这就是焦虑想吃食物的感觉,原来这就是心理性饥饿,我要记住这种感觉。】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希望对你们有用

27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lowcarb.com/hungry-or-not/

关注微信公众号:『瘦龙健康』,及时获取最新低碳生酮相关的文章,公众号回复减肥,糖尿病,获取相关科普文章推荐。

瘦龙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